文言文诵读教学困境与建议论文

文章 2019-07-10 16:31:40 1个回答   ()人看过

诵读是文言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途径,在古文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现今在许多语文课堂上,诵读让位于课文翻译与分析,失去其传统地位。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5(必修)》第二单元课文为例,试议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困境与应对建议。

一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困境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所在,表现为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多、理解难;而文言文诵读,则常常为师生所抛弃,即牺牲诵读,以增加字词句的翻译时间。产生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与客观因素相关,又与主观因素相连。

1.文言文诵读的时间紧张

中学每堂课的时长普遍为45分钟,在这样的时限之内完成传统教学任务(如字、词、句的翻译,句式的应用等)已经比较紧张,诵读作为次要教学目标一般作为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中学生学科项目多,学习压力大,对于诵读这种软作业的态度通常是置之不理,可以说除部分对语文极有兴趣的学生外,诵读作业都不能很好地完成,甚至出现学完课文,却不会读,也读不懂的尴尬。而以往15分钟的早读课,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没时间诵读的窘境,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得到全国中学的推行,以弥补诵读的缺失。但随着新课标的下达,国家主张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早读课被取消,对原本已经非常紧缺的文言文教学时间,或可谓雪上加霜。如何在限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又保证诵读质量,成为需要面对的新问题。

2.应试下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意识淡薄

中学文言文教学服务于“高考”总指挥,翻查全国、各省历年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的比例却不大。考察的知识重点多集中于字词句的翻译与名句的默写,总体上客观性浓厚,而主观性淡薄。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功利性几近于无,而是作为一种极富人文主义、人本主义的教学方法和感知方式存在,在中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其生存空间日益缩小,最终在一段时间内被完全遗弃于高考这一鱼跃龙门的机遇之外。这也直接导致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翻译与默写的不可或缺,诵读的可有可无。师生通力合作,不厌其烦地在课堂上提问回答、课后练习、考试巩固、试后加强。从教师的角度说,如何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文言知识以应对考试,成了教学的当务之急;从学生的角度说,如何在考试中正确完成试题的回答,成了学习的首要任务,纵使是枯燥的训练也乐此不疲。师生共同漠视了最传统的文言文学习方法——诵读,以灌输掩盖探索,以“填鸭”替代体验,学习文言文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诵读自然就不能走进千千万万的课堂和师生的目所能及之处。

二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建议

诵读教学对于文言文的传授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在现实环境中困难重重。以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为例,本单元篇目有《归去来兮辞》《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经教学实践,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特点,试归纳以下实践建议。

1.课堂诵读实践

高中每节课的时长为45分钟(含课前3分钟),本单元均能保证每篇课文3课时的教学安排。虽然时间紧张,文言文的归纳任务又极重,但只要善于利用课堂时间,那么诵读教学的实践是可以完成的。如学习《归去来兮辞》时,正文属于辞赋,但语言浅近、辞意畅达,学生诵读的压力不大,可以采用串讲法将翻译与诵读相结合。具体形式为:首先全班齐读指定段落,正音正字,检查预习;其次讲解课文,翻译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最后师生互动,串讲每一段落结束后,再读课文,继续感知。由于本文的行文风格洒脱飘逸,在诵读时朗朗上口,既使学生对全文的脉络有了全局的把握,又能引导学生思想境界深入,感悟陶潜真挚朴素的情感,最终达成诵读、探索齐头并进的课堂效果。而课堂诵读的形式也绝非单一化,如《陈情表》一文是众所周知的抒情文典范,但如果不加讲解就让学生自主诵读,效果一定大打折扣。本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文言现象丰富,重难字词较多,可采用先讲解再引导诵读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为:首先摘出重难字词进行详解,给予学生引导;再讲解段落大意,翻译分析;最后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展开诵读,而诵读方式也不局限于个人朗读,还可以指名朗读、分组朗读、师生互动读等等。教学实践中,学生在明确字音、意义的基础上,对诵读就更胸有成竹,而除去详细的讲解环节,每个段落约有5分钟的时间可供课堂诵读实践。

2.课外诵读拓展

课堂诵读实践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但如只将诵读局限于课堂,实质上是放弃了诵读的审美价值。这就要求广大师生共同创造多样的诵读机会,跳出课堂的束缚,在课外寻找诵读拓展的空间。随着素质教育的持续深入,高中新课标的渐进实施,大部分学校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特别对于课业压力较小的高一、高二学生而言,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开设相关课程,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其中,对古典诗词与文言文的诵读进行自主和互助的探索。如《滕王阁序》一文,由于篇幅长,引用典故众多,排偶绵密,蕴含的情感层次细腻,3个教学课时很难进行诵读实践。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以典故为切入点,指点学生了解王勃用典的深意,并将之投射于诵读中。如“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若对其中贾谊与梁鸿的生平没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就很难在诵读中体味王勃“不得志却不失志”之情感。学生自主性的增强也利于课外诵读的拓展,如社团活动、校园艺术节等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用诵读作为文艺展示的节目,人数从一人到一班不等,能起到引发共鸣的效果。而许多学校的校本课程也是围绕诵读开展的,如能将诵读从校本升华为区域的校际交流,开展诗会、诵读会等活动,必将感染更多的学生走进文言文诵读的世界。在诵读中敞开心灵,品味感悟,让学生得到深层的触动,也将帮助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变被动为主动。学生主动、教师辅助、学校携手,也将创造出更贴近生活也更能打动人心的课外诵读拓展模式。

3.加强诵读考核

由于诵读教学的无功利性,大多数师生给予的关注少之又少,特别是高三学生的课业压力大,基本不再考查诵读能力,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遗憾。打破现实压力,就要求我们加强诵读考核,从目前的高考命题趋势而言,主要表现在对文言的断句上。文言文断句在21世纪初的高考中出现次数较多,后因答题模式的繁琐被逐渐淘汰出了命题范围。以全国大纲卷与新课标卷为例,自2004年到2013年的10年间没有出现文言文断句的相关命题。实际上,断句的划分即古人所谓句读,是学子入门的基础之一,也是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诵读技巧的最好途径。一味地废弃断句考核,将使学生走入模式化翻译、机械化学习的怪圈,不利于文言文内涵的探索。在近年各省市高考语文的命题过程中,重新增设断句划分这一传统题目成为一种趋势。全国新课标卷自2014年起重新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断句划分(分值为3分),并在2015年将之提升为文言文模块第一题。2016年起全国将有25个省份启用全国卷,断句划分深入考核的走向将愈加明显。在全国卷大方向的指引下,教师和学生重新将目光投射在诵读的教与学中。如何有效加强诵读考核,或可从课前的预习作业上下手,做到以练代教。如《逍遥游》成文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语言习惯与当下迥异。在布置预习时,可让学生在无标点的情况下自主断句,告知学生错误并不可怕,让他们在独立的摸索中积累经验,为日后课外文言文的正确断句夯实基础。实践显示,先秦诸子散文的断句正确率不高,但随成文时代推移,正确率逐渐攀升,这是一个值得欣慰和继续思考的现象。面对诵读教学的困境,师生只有齐心协力,在课堂实践,在课外拓展,并加强考核,才能真正品味前人的智慧,感悟文言的深意,饱览无穷的意趣。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