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成长就是攻破自己的心防散文
其实成长就是攻破自己的心防,如果看不透这一点,那么翻阅无数经典的励志故事都不过是仰慕着别人的骄傲,欣喜着别人的成功。
努力,勤恳,坚持。这些你随口就能说出一堆的正面鼓励性词语,并不会帮助你轻而易举夺得你想要的荣誉。因为它们没有说出的潜台词是痛苦,又或者没有痛苦这般深刻,但也是你必须长长久久的克服自己,理性对待人事物的煎熬。要知道,人是渴望被关怀的一类生物,最好有无穷无尽的嬉笑玩乐给他们,取之不尽的所想即得给他们,用之不竭的时间经纬给他们。如此,才算得上是勉强满足。因为,欲望这东西就是个虚拟版的无底洞,说它不存在吧,又现实的想忽略都难。
不能忽略,不能满足,什么都不能,意识到这里的人们难免恐慌。不过还好,能察觉到恐慌就说明你还有救,尚且在潜意识里有一层理智在提醒着我们不能让自己沦陷,不能让大脑的简单神经系统来左右身边的一切。姑且不论是谁给了我们更高一级的复杂神经系统,就现实中发生的琐碎小事,再到决定未来的方针性策略,总会在未来某一天呈现出你策略的种种优劣势,与结果的是否符合心意。那么失败和成功,开心与失落,都不过是你之前所做决定的现实映射。这种结论恰好跟佛家常言的“有因必有果”相契合,反之“有果也必有因”。若不是你选择的人与物不合自身的发展优势,又或者是你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勤恳,那么坚持寻找原因,以至于后来出现不可控制的局面才意兴阑珊的惨淡收场。凡事还是多问问自己,哪里有欠缺,哪里该弥补。
就像以前自己在杂志首页里看到的文章标题一样——追求完美,但不苛求完美。
很多人提到过这个“度”的把握。早期古文明人们推崇的度量衡,经千年演变渐趋成熟的各种精密测量仪器,人类始终是要将这世界里所有冒头的风险压缩到最低程度,要不是自然环境的外力影响,它还有可能无穷小到零。当然,这些都不在我要说的“度”范围之内。之所以提出来,是觉得二者其实有相通之处。文化(包括科技文化)就是如此,只要细心观察,自然会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学习怎么把握它也是为自己好,因为你可能无意中得罪一些人而不自知,这种在集体中愈发常见的现象真可谓层出不穷。没有人愿意被他人说坏话,如果真能冒出一朵奇葩并对自身不加约束,尤其仇视身边的一切从而不管不顾他人感受,那也只能敬而远之顺祝一句:皮厚者不多,自私又少矣,尔当自豪,两者并重,甚或更多。
好吧,玩笑结束,轻松的开始话题。关于“度”的权衡,怎么运用?详细可以参看臧一民的《少有人想的事》,最佩服的还是他独到过人的见解,敢于思考时下之人的劣根性。而后以细腻的文笔,流畅的思路将他们完整的记录下来。也是因此,我才打消了多年来对心理咨询师这类职业的部分偏见。心理学难则难矣,简亦简。心态的调整,思绪的纷杂,想通了就是长天大道,想不通就是风雨凄厉。但是遇事冷静这个先决条件能够满足的话,也可算是事半功倍。情绪激动起伏下所做出的决定必然不是最稳妥的,小事还可以由你任性,大事件则未必。烦恼的是,很多人跌入渊谷便是为这“你以为小而实际扩散性很大的事件”。不要出了事就“我以为如何,我以为如何”来为自己开脱,否则,你很难成长起来,很难思想与身体一致达到一个成年人所应该具备的责任心与承受能力上。接受现实,毕竟没有时光机;敢于承担,你自己的选择;克服畏惧,没有勇气的标签就是懦弱。有没有深感这些结论像极了中国近代史?我们在被迫下一步步成长为让世界不容小觑的模样,靠的不还是支撑自尊心的无上勇气么。当然还有其他的友好协助,但归根到底,你不强大,不让其他人看到你自身的光芒万丈,不让其他人觉得你有利可图,便不会有人亲近你呵护你。这话说得现实,但一个人的能力本就是用来为人服务的,能让其他人感受到你的存在并加以最大此限度的运用,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的本事呢。
所以度也是分寸,处世为人的分寸,可细细咀嚼的分寸。善于发现就能有所收获,用你的慧眼去实践,磕磕绊绊是难免,一蹴而就的从来都是神话,不是你的精彩奋斗史。希望我们可以并辔作战,把梦来一一兑现。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