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字千金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卫国有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人质),并将自己的爱妾赵姬献给子楚。等子楚回到秦国接掌王位后,吕不韦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
谁料,秦庄襄王在位仅三年就因病驾崩了。吕不韦便辅佐秦庄襄王十三岁的儿子嬴政(赵姬所生)继承了王位。这个新即位的小皇帝便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商人出身的吕不韦,由于曾资助过落难时的秦庄襄王,功劳不小。现在他的地位更上一层楼,连小皇帝嬴政都要尊称他为“仲父”。
由于嬴政年龄尚小,所以秦国的行政大权全部掌控在吕不韦和赵姬手中。吕不韦急于巩固自己的政权,加上当时社会又非常盛行养士之风,便也养了三千能够出谋划策的门客,作为智囊团。与此同时,他还让这些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门客把自己多年来苦心钻研的见解和心得一一写成文字,呈现上来。
吕不韦见到如此包含天文地理、风土人情、治理人世等各方面内容的文字资料,万分欣喜,便将其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二十多万字的巨着,题名为《吕氏春秋》。后来,吕不韦把《吕氏春秋》公布在秦国首都咸阳,并张贴悬赏告示:“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
然而,并没有人出面给《吕氏春秋》添删一字,领取千金之赏。谁不知道吕不韦是秦国有权有势的人,谁敢对他主持编辑的书籍增减一个字啊!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成语“一字千金”。——《史记·吕不韦列传》
词语意义
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指文章或字写得好。
秦相吕不韦叫门客著《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出布告,称有能增减一字的,就赏千金
后来用“一字千金”称赞诗文精妙。
反义词:一文不值
近义词:字字珠玑、掷地有声、生花妙笔、一言九鼎、一字千钧、一字一珠、一字连城
用法:作定语、宾语;指文章或字写得好
结构:主谓式
成语用法
释义: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注释:
公布于咸阳的城门旁,并将千金悬挂于书的上面,广邀各诸侯国的游士宾客前来评阅。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个字或减去一个字,就奖赏给他一千金。
一、
语义说明比喻文辞精当,结构严谨。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文辞精妙”的表述上。
例句
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情采并茂,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李白《静夜思》诗,虽只二十字,但意境圆满,无可增损,真可谓为一字千金之作。
二、
语义说明形容价值极高的作品。褒义。
使用类别用在“价值极高”的表述上。
例句
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虽然过了几十年,但那本谈论经济原理的书,依然是众所公认的一字千金之作,无可取代。
三、
语义说明指书法上一字价值千金。
使用类别用在“价值极高”的表述上。
例句
这是颜真卿的手稿,自是一字千金,价值非凡。
今天在古董拍卖会场上,某些名人的书法作品,以高价卖出,真可说是一字千金。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