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策略综述论文

文章 2019-07-10 07:26:08 1个回答   ()人看过

一、整合历史教材,让学生心中有线索

针对体艺生历史知识储备的严重不足而言,他们学习起来更为困难;又因课外勤奋不够,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及时巩固,更加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和历史基本线索,所学的知识是零散的、无序的。因此,老师在每一章节复习时都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以理清线索。如,必修二专题七“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节,教材做了这样的安排:第一标题是“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第二标题是“农业全盘集体化”,第三标题是“斯大林模式”。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线索,在复习时,我会对本节知识结构做如下的调整:①利用课题揭示“斯大林模式”的含义;②介绍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③让学生找出斯大林模式确立的标志;④理解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在工业化之路和农业全盘集体化中形成;⑤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征;⑥评价斯大林模式。通过整合,本节课各知识点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帮助体艺生更好地把握线索,理解知识。对于辛亥革命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两处内容不论是三本必修还是人物选修都进行了详细学习,在复习时也可将同一历史事件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角度将三本必修的内容一次性透彻复习。这样做是为了让教学内容紧凑清晰,不致以被割裂开;可以节省重复学习的时间,减少了学生的烦躁心情,有利于体艺班学生迅速掌握基本内容、寻清线索。

二、课堂留出一定的复习巩固时间,让学生胸有成竹

针对体艺生课外复习巩固的自觉性不够和对知识需要内化的特点,老师要当堂留出适当的时间针对重难点知识让学生进行巩固,时间大致可在5~10分钟左右。如,学习必修一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时必然要碰到对英、法、美、德四国近代政体的对比,这个问题既是本专题的重点内容,也是本专题的难点,因此在课堂上,我先留5分钟时间让体艺生照着表格进行记忆,再留3分钟时间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提问抽查,最后让学生对于自己还没掌握的知识用红笔进行标注,便于课后进行巩固复习。课堂上留5~10分钟让学生自行消化是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趁热打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础,让学生体验到课堂上学有所成,愉悦的情绪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三、加强解题指导,让学生应试心中有方法

历史高考试题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是用材料呈现出来,高考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中外贯通。伴随着高考材料题知识点切入更加细化,考察学生的能力要求的提高,学生在应试中要提高有效分值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怕材料题。分析体艺班学生的试卷发现,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迁移能力差;解题技巧不熟练,答题速度太慢;问题审不清,答非所问;历史分析能力弱,回答问题不全面,得分低;字迹潦草,主观题作答不规范,口语化严重。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掌握解题技巧,才有助于提高解题能力。高三历史复习要突出材料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与归纳信息的能力。面对高考大量史料,学生在作答中首先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带着问题读材料;要注意从材料段前段后寻找文章的出处,注意把握所涉时间、人物、事件,找出关键词句并在试题中作标注;对信息量大的材料划分层次归纳中心,找出各层次之间的联系;注意联系课本,因为每个材料背后必然与课本中某一个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最后是进行规范作答:主观题作答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答题要注意参考设问分值,分点作答并将重要知识点放在前面;注意答案组织语言需简明扼要并用学科术语;注意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这些解题方法和技巧老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让学生达到一看到相关的题型就能说出个所以然来。解题方法的有效运用能帮助学生缓解考场心理压力,提高历史学科的有效得分,增强应试能力。历史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有其特定的学习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课标、找准方向,勤于记忆、夯实基础,善于总结、寻找规律,这样才能提高体艺班历史复课的有效性,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