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爸好妈》的教学反思

文章 2019-07-10 06:57:45 1个回答   ()人看过

身为心理教师,我积极参加了“向阳花木易为春——教师子女夏令营”,很荣幸地担任了“心理游戏课”主讲教师。因为,我很想体验一下给小学生讲心理课的感觉!

为自己起名。这次上课的小朋友绝大多数都是小学1——3年级的学生,为了让我的课不至于太过沉闷,我开动脑筋,冥思苦想。第一个念头就是为自己起个好听、好记的名字。受到一个家庭教育名师“小黑老师”的启发,我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小辉老师”,上课时感觉还不错哦!小得意!其实,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个名字也未尝不可!下学期开始尝试用一用!

增加助教。以往的心理课都是我自己唱独角戏。有一次去北京人大附中观摩心理课,我看到一堂课竟然有四位心理老师参与。一位主讲,三位助教。参加观摩的老师都撇嘴,认为根本无法效仿。没想到,四年后的今天,我竟然犹如神助般,想起了这个好主意。效果真的很好!小超老师帮助照相、个别辅导、参与教学环节,让教学更生动,资料保存更完整。因为心理课上生成性资源很多,照相、录像是很必要的。

击鼓传花。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重体验,重感性思维。所以,我把这堂课设计成心理游戏课,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第一个环节是自我介绍。采用了最传统的击鼓传花的方式,鼓点停后,花传到谁手里,谁就做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最大的兴趣爱好。在孩子们熟悉的游戏里开始,大家都很兴奋,参与度很高,且表达得非常流利。小台阶的热身活动,符合低年级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否则,还要宣讲半天游戏的规则,就会浪费很多的课堂时间,导致课堂的主要环节效果被削弱!

九宫格绘画。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回顾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都做过哪些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可以体现出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画出九幅图。最初,我有些担心,怕那么小的孩子会无法胜任。因为我前不久自己亲身体验了一堂这样的课,当时参加者全部是成年人,自己感觉画画时有些吃力。后来,又给高一的学生上了这堂课,高中生们也感觉不太容易画,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能画出五六幅。令我吃惊的是,参加这次课的十多位小朋友只有一两人没画完,其余全部又好又快的画完了。孩子们的感性认知能力太棒了!绘画与孩子是绝配。

登“椅”发言。为了鼓励小朋友们登台发言,让他们获得美好的感受与经历。我突发奇想,在教室讲台桌前设了一把椅子,让小朋友们扶着桌子,站到椅子上发言,让他们体会“俯视”的感觉。

在孩子们的发言中,我的眼睛时不时就会被夺眶而出的泪水罩上一层薄雾。谁说他们小?他们的感受就像全息摄影机一样,把父母的所有言行都记录在案。一个小女孩说,一次在路上走着,一辆车快速开过,爸爸一把推开了我和妹妹;尽管天很热,但妈妈还是辛勤工作,赚钱给我们买好看的衣服与玩具;妈妈总是为我们做好多好吃的饭菜;在我小时候,妈妈总是蹲在地上为我洗脚;爸爸带我去放风筝;一次出去旅游,爸爸开车开了很长时间,很辛苦……(这时一个小朋友赶紧说,我爸爸也是,开到了凌晨3:30)

小孩子可能无法理解抽象的爱,但他们一定会为自己能画出那心中的一幅幅充满爱意的画面所温暖。因为体验到被爱,所以才会有力量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

心理游戏课中,需要我们老师更智慧地设计,更细心地观察与更精心地引导,特别是对生成性资源的利用。这样,我们的孩子就更容易体验到被关注,被欣赏,被认可的美好感觉。但愿我以后的课堂,会更温情一些,会精细一些,更美妙一些!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