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意识流》阅读以及答案
黄河意识流
(1)青海的花儿,内蒙古的长调,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走西口》一类谣曲……越是接近黄河的源头和上游,歌声越是苍凉浑朴。莫非民歌也跟黄河一样,越流越混浊了,逐渐由纯粹的自然进入世俗烟火之中?
(2)若把黄河流域不同省份的民歌逐一收集起来(西部歌王王洛宾就做过类似的事),本身就是一部编年史般厚重而又有层次感的书!记载黄河的风声、雨声、涛声、桨声,也记载黄河之子情不自禁的感叹与倾诉。民歌,是音乐中最有人情味的。
(3)虽然《诗经》与汉乐府的时代已过去了,黄河,仍需要新的采诗官,手持木铎,在纵横阡陌间且走且歌……
(4)一条河流,或大或小,可以为一座村庄命名,可以为一个县、一个市、一个省命名。还可以为一个国家命名。从甘肃到陕西,从河南到河北,从山西到山东,诸如此类的一些地方,河流的影子无所不在。饮水思源,它使沿岸的居民多多少少拥有某种虚拟而固执的血缘关系。黄河流域的古老文明,是有代表性的。一条河流,甚至可以为一个民族的性格命名。
(5)当然,它也可以为一个人命名。提起那位叫冼星海的作曲家,我首先想到黄河,想到风吼马嘶的《黄河大合唱》。他谱写这首曲子,无形中成为黄河的代言人。山河破碎的危急时刻,他于现实的黄河之外,创造出一条听觉中的黄河,铁流滚滚;正如他那个时代的兄弟姐妹,在秦砖汉瓦的万里长城之外,又携手打造一道“血肉筑成的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听觉中的黄河,算得上是这个民族最伟大的“护城河”——护卫长城的河。一条史诗般的河哟。流血、流汗、流泪、流火,同时了流着融化的铁水般的旋律,流着钢花四溅的音符。哦,每一个音符都烫手!
(6)冼星海的黄河,可比斯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之流凝重得多、悲壮得多。河流的心情通过音乐得以表现,得以宣泄。听觉中的黄河,永远是愤怒的。
(7)李白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此言不算彻底的夸张。黄河上游海拔高达2000—4000米,下游海拔却不足100米,回头仰望,确实是滔滔洪流从天而降。黄河入海,会回头望一望吗?这是一次隆重的告别,为之付出了无数的日日夜夜。黄河的起源,大抵是冰山上融化的雪水;李白说的没错。甘肃有个地方叫天水,每听见这地名,我下意识地联想到黄河。
(8)冬天的黄河,有时会被层冰覆盖,即所谓“欲渡黄河冰塞川”;一把透明的锁,把黄河锁住了。等着吧,春风会来的,那是另一把透明的钥匙。
(9)黄河解冻,一个病人在苏醒,岸边新滋长出的柳条或其他树叶,是它惺松的睡眼所眨动的睫毛。黄河苏醒,对于守望在岸边的我来说,仍像是梦境,梦境里的梦境……冰块坼裂并且相互碰撞的声音,如同忙乱的手指滑过琴弦,无秩序地发出梦的画外音。冰,是水的骨头。黄河水,也会长出硬骨头。
(10)一群刚出生不久的鸭子,摇摇摆摆冲下堤坝,去黄河里试水。脚蹼的划动中,故乡一点点远了。但它们还是体会到某种阻力。这是它们第一次看见黄河。黄河,甚至记得这一群家禽的祖先。同样的画面,每年都会上演无数遍。鸭子当然不了解黄河意味着什么,只知道河里的水,有点儿冷。赶鸭子下河的诗人,才会尾随着,发一些多余的感慨……
(11)山东的黄河和山西的黄河,有什么区别?白天的黄河和夜晚的黄河,有什么区别?早春二月的黄河和寒冬腊月的黄河,有什么区别?
(12)即使同样作为守望者,我眼中的黄河,和你眼中的,有什么区别?黄河在变,变得太快了——每当眨一下眼……
(13)蜜蜂分辨出两朵花的区别,我发现了黄河的每一点细微的变化。它的永恒,来自于无数的瞬间。我的凝视,不过使某个瞬间变得具体了。
14.作者在第③段说“黄河,仍需要新的采诗官”,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6分)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
(1)听觉中的黄河,算得上是这个民族最伟大的“护城河”——护卫长城的河。
(2)冰,是水的骨头。黄河水,也会长出硬骨头。
16.文章第⑩段刻画的“鸭子”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刻画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17.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 文章以谈民歌开头,强调了黄河与歌的相关性,自然地引出下文,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作者描绘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的艺术效果,运用了比喻、引用、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C. 文章将现代诗歌《义勇军进行曲》同古代《诗经》、汉乐府进行对比,突出现代诗歌更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
D. 本文多处语言富有深意,耐人寻味,如“一把透明的锁,把黄河锁住了”,“一把透明的锁”喻指河上之冰,一个“锁”字突出冰封程度之重,全句让人联想到我们的民族面临巨大的困难的时候。
E. 本文注重叙事抒情,通过记叙黄河岸边的所见所闻,表现了黄河千姿百态的景象,抒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感。
参考答案:
14.这样说的原因是:(1)黄河流域的民歌记载着黄河儿女的生存状态;(2)黄河流域的民歌记载着黄河儿女的感叹与倾诉。
15.(1)“长城”喻指中华民族,“护城河”喻指关于黄河的歌。这句话的意思是,关于黄河的歌,特别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振奋了中华民族同侵略者进行殊杀的精神。
(2)苦难,是对中华民族的磨砺,在苦难中锻造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
16.(1)“鸭子”形象的特点:新生,勇于探求,不畏困难。
(2)作者刻画这一形象,是为了艺术地表达写作意图:赞美新时代的中国人民发扬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不畏艰难,努力追求新生活的精神。
17.AD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