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文章 2019-07-10 04:43:53 1个回答   ()人看过

上周学习《乘加乘减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课的开始,我出示书上82页情境图,出示情境图后,我并没有直接出示书上例例题中的问题: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而是让孩子们看图,看着大猴的条件,说说知道什么,能求出什么;然后再完整地看情境图,让他们又说说,现在能提出什么问题了。

宇说,大猴采了多少个?

冉说,两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

桐说,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小猴比大猴少采多少个?

璐说,大猴采的个数是小猴的多少倍?

宇的第一个问题孩子们都能正确列式解答,第二个问题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多数学生说应该先求出大猴采的个数。我追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先算大猴采多少个的?

学生先小组交流,集体交流的时候,我把他们的方法归为从问题想起,和从条件想起,并注重了表达,一节课下来,估计有小部分孩子,能清晰大胆表达;一半的孩子,有自信表达自己的思路,另一半孩子模糊的懂,但不是很会表达,需要同学帮着一起说,小部分孩子可能会做,但是思路不清晰。

一节课下来,通过学生对题目的解答,我想,从问题想起还是从条件想起,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理解并做出来。但又想想,如果不让学生表达,到了高年级解决问题时又不能具体分析,只注重解题结果肯定不行。

课本83页“想想做做”第2题“有4行树苗,每行14棵,已经浇了38棵,还有多少棵没有浇?”,生读完题后,我没有先讲而是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交流时发现,好多学生在学完例题乘加的基础上,想都没想直接列了一道乘加算式。

课中我发现,学生对于乘加做起来比较顺手,因为乘加算式在图中能直接看到两个部份,对学生来说是真实存在。可乘减算式中减法那部份则是一种虚拟存在的,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如果凭空让他们列出算式容易出错,因此对有困难的学生,我教给他们:1、画。把最后一份也画的和前面的同样多。2、数。数一数现在有几个几。列乘法算式。3、划。把刚画上去的划去即减去。这样,学生对于乘减就比之前容易些了。

顶一下 ()  踩一下 () 

 

本文标签:

[!--temp.ykp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