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叙事课程中主题故事的特质与筛选
幼儿园叙事课程,是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地选择故事,围绕故事建构主题网络,为培养幼儿完善的人格所提供的综合性、有益经验的活动。幼儿园叙事课程是幼儿全面教育目标的载体,而主题故事的筛选是课程建构的基础,是构成课程网络的首要环节,决定着幼儿园叙事课程的实施效果。
一、幼儿园叙事课程中主题故事的特质
(一)思想性
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故事的基本特征。主题故事应承载儿童道德和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儿童的思维是叙事性思维,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叙事和叙事性思维特征的基础上,更多依靠美德故事(包括寓言、神话、童话、轶闻等)的讲述或扮演,向儿童传递“勇敢”“正义”“同情”“诚信”和“尊重”等核心伦理价值,而非抽象的推理和“纯粹理性”的道德教条的灌输。因此,主题故事必须具有积极正确的导向,具备一定的道德教育意义,能给幼儿提供学习的机会和榜样。
比如《三只小猪》的故事可以引导幼儿团结友爱,勤劳勇敢;《小红帽》的故事可以教育幼儿关爱长辈、勇敢和机警灵活;《木偶奇遇记》的故事则让幼儿保持诚实的本性。有趣动听的故事是幼儿成长的精神营养,启迪着幼儿的心智,教育幼儿如何做人,引领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知识性
幼儿故事取材广泛,情节生动,角色鲜明,语言通俗易懂,顺应了幼儿好奇、爱幻想等心理,对幼儿具有一种普遍的吸引力。故事提供的虚拟世界,突破了平淡而狭隘的现实世界,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和广阔的学习空间。主题故事应具备丰富的知识性,富含学习情境,以其丰富的人物,曲折的情节,浓厚的趣味,为建构课程网络提供平台。围绕主题故事,能够整合各学科的相关学习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社会、语言、科学、健康、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满足主题教育过程中幼儿各方面发展的需要。
如《小红帽》的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极富感染力,故事以“小红帽去外婆家”为主线,讲述了小红帽在森林里遇到大灰狼后发生的一些事情。围绕故事可以组织绘画活动“小红帽”、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帽子”、音乐活动“小红帽”;美工制作活动“礼物”、社会活动“不跟陌生人走”、健康活动“战胜大灰狼”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能够保证幼儿能够全面、细致地理解故事,感受故事的奇妙之处,在故事的情境中获得全方面发展。
(三)文学性
故事的文学性在于向幼儿提供规范的语言范本,让学习和积累文学语言,扩展词汇量,培养幼儿学会倾听,使幼儿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提高艺术想象力。幼儿园叙事课程中的主题故事应具备较高的文学性,以其文学的特质、生动形象的艺术魅力对幼儿进行“人性之熏陶”,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主题故事的语言要具体、生动、浅显、规范,对话要简洁易懂,让幼儿感受到故事中的语言美;主题故事的结构要简单,情节应单纯而有趣,如此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诱发其学习动机;主题故事的形象要鲜明生动,人物性格要活灵活现,神态动作要栩栩如生。
如,故事《白雪公主》在语言上朴实无华、生动流畅,简明易懂,朗朗上口。小矮人的形象憨态可掬、滑稽可笑,使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这些名著都是文学美的形式和真、善、美的内容高度和谐的典范。
二、幼儿园叙事课程中主题故事的筛选原则
一般来说,具备较高的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的儿童故事才能作为主题故事来建构课程网络,首先应解决课程体系内各主题故事的筛选。系列主题故事的筛选是幼儿园叙事课程建设的关键,也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保证。因此,主题故事的筛选必须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指导下,关注社会文化背景,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幼儿发展的可持续性,科学构建幼儿园课程体系。
(一)遵循《纲要》精神
《纲要》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与要求,为主题故事的筛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纲要》中倡导的终身教育理念和整体教育理念也对主题故事的筛选提出了要求,要求各主题故事必须具有科学性、启蒙性、连续性,由此构建的课程体系必须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达到观念的整合、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资源的整合以及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实现幼儿发展的整合。幼儿园叙事课程以幼儿的完善人格发展为主线,不但追求主题内的系列活动能够在主题故事背景下环环相扣,同时追求主题之间也同样环环相扣,实现主题和主题之间的有机联系,避免主题间的割裂或低质量的重复与失衡,使得各学期、各年龄班的课程体系构成一个完整、和谐、有机的课程网络。
(二)结合社会文化背景
中华民族的美德故事(包括各种神话、传奇、童话、寓言、戏曲等)具有“文文化基因”的作用,文明在其基础上不断进行“模板复制”,从而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故事传承着文化,同时也传承着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传承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故事对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幼儿不具有普遍适合性,个体对真、善、美的价值取向都是由其所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决定的。在筛选主题故事时,应关注社会文化背景,贴近社会生活,关注故事与民族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等的融合度,分析社会发展需求,与幼儿的发展结合起来,选取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故事作为主题故事,凸显地域文化特色,进行课程网络建设。除了考虑社会文化因素之外,主题故事的选择还应结合季节、节日等因素,根据不同的季节、节日选择适合的主题故事,如故事《小熊请客》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建构主题课程网络,对幼儿进行春节民俗教育和做客礼仪教育。这些主题故事既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融合了季节、节日等教育内容,主题间上下承接,构成完整、平衡的课程体系。
(三)依据幼儿的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层次的幼儿有不同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是选择主题故事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研究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兴趣和需要,了解幼儿身体、认知发展和情感形成以及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养成和学习发生条件等,准确把握幼儿的已有经验、语言能力、思维发展的现有水平以及对不同文学表现形式的掌握能力,选择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主题故事。在筛选主题故事时,应注意:故事语言的难易程度应控制在幼儿的语言水平之内,要包含新的语言知识。在故事的结构和内容上,应选择逻辑清晰、内容浅显、有趣的故事。
本文标签:
[!--temp.yk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