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幼儿讲故事时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
讲故事是向幼儿传递知识、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方法,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它能在丰富幼儿经验知识的同时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如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思维力等,但必须注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次到幼儿园大班观察,碰巧一个实习老师上语言课,她选择的是给幼儿介绍爱因斯坦制作小板凳的故事。故事的开头她是这样讲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爱因斯坦是谁吗?“爱因斯坦是一个大西瓜”,“是一只花蝴蝶”......才开始,学生的反应就让实习老师陷入一种无法掌控、比较难堪的境地。后来,在带班老师的介入下全体幼儿安静了,实习老师在一种郁闷的心境中讲完了整个故事。整体上,这堂语言课没有达到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目的,孩子们没能从老师的苦心讲解中明白坚持不懈的重要。课失败了,原因之一就在于讲故事时没能有效的提问。因此,教育者在讲故事时,提出好的、适合幼儿发展水平与兴趣需要的问题是故事能产生教育作用的重要因素,应予以重视。我认为,讲故事时,提问应在时机与问题的设置上下功夫,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故事的开始部分。这一部分,教育者提问前应对幼儿的发展水平与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了解幼儿对该问题已掌握的相关经验,在该基础上找到生发点。如上,实习老师讲爱因斯坦的故事前应该思考:孩子们对爱因斯坦这个人了解多少?知道科学家这个概念吗?如果孩子们对爱因斯坦一无所知,对“科学家”也是模模糊糊,老师提问时就应避免提诸如此类的问题。她可以采用另一种与内容有关的方式提问以吸引幼儿,引起他们倾听的强烈愿望。比如,用与手工制作相关的内容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手工吗?你们以前做过些什么?你们对那些东西满意吗?有一个叫爱因斯坦的人也很喜欢,他啊,曾经做了几张比较丑陋的小凳子,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充分利用孩子旧有的知识经验,让故事有“合适的距离”,这样才能真正的吸引幼儿,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使之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
第二、故事进行中。一般说,为使故事达到传递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故事的长度与情节复杂度跟幼儿的年龄应呈正向关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故事的情节、语言等难度将相应的增加,故事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幼儿年龄越小,所听的故事更接近现实生活。如果故事脱离了生活中这些原型提供的表象,他们便无法理解,其想象就是乱想而无意义,如实习老师所遭遇的情况。一位专家谈到,2—3岁的孩子喜欢听的故事是关于植物、动物等的;4—5岁的孩子由于想象力得到了发展,可提供一些民间传说、神话、童话等题材的;5—6岁的孩子喜欢听的则倾向于历史人物类。选择到适合孩子的故事,这只是吸引幼儿,促进发展的一个方面。幼儿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注意力不稳定,持续时间比较短。让他们全神贯注的听完一个故事很难。适当的提问则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使孩子自始至终思想集中,感受故事的意境,体会故事的韵味。在故事进行中,可以随时提出一些有悬念的问题。这些问题应有趣而简单,让幼儿通过自己思考、通过专注于故事情节的发展能解决。如上面,在故事进行过程中,老师可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们知道爱因斯坦是怎样做的吗?如果是你,可能会想出哪些解决办法呢?孩子们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无意注意,使思维跟上故事情节的推进,从而通过边听边思考的过程使思维得到训练。
第三、结尾部分,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一部分,所提问题不应定位于吸引幼儿的好奇心与注意力,而应以检测幼儿的理解力为主,关注幼儿对故事整体内容与思想的把握程度。可采用让幼儿对故事进行复述、再现与创造等多种办法进行评估。在学生用语言表达的同时还可让幼儿借助动作进行表演,运用多种感官体会故事。如上,老师可提出:哪些同学愿意来扮演爱因斯坦与老师?哪几个同学来表演三张“可爱”的小凳子?另外,也可创设一个相似的情境,问幼儿,你们会怎么做?等等。
讲故事是一种较好的教育方式。但如果故事中所提问题既不合适,又不当时,则不仅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可能阻碍幼儿的发展。因此,家长与教师在运用时,一定要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当的问题,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标签:
[!--temp.ykpl--]